菲島福木
- 內容
菲島福木 Garcinia subelliptica Merr.【藤黃科 Clusiaceae】
菲島福木俗稱「福木」,在臺灣主要分布於離島之蘭嶼與綠島,IUCN稀有等級位列「EN」(瀕危)。因樹型優美、枝葉茂密、不易落葉、極易栽植,故長期被推廣作為景觀園藝、防音、防風固砂樹種,現今全臺之學校、公園或行道樹皆可見其蹤影。茲以恆春熱帶植物園為例,在園內有幾條福木步道,四、五月為其盛花期,又遇紫斑蝶遷徙時節,時可見紫斑蝶滿樹飛舞,甚是熱鬧。
菲島福木為常綠中喬木,樹形呈圓錐形,株高多在15m以下,樹皮黑色,全株帶有乳汁。單葉,十字對生,長橢圓形,兩面光滑無毛,具典型的革質葉特徵。花單性,雌雄同株或異株,多叢生於葉腋。果為球形漿果,熟時橙黃色,腐敗時會散發瓦斯的臭味,果實內有1~5枚褐色種子。
福木屬 (藤黃屬;Garcinia) 植物為熱帶植物,主要分布於熱帶國家及非洲南部;在臺灣僅有3種原生種,分別為菲島福木、恆春福木(G. multiflora)與蘭嶼福木(G. linii)。在這些種類中,樹形外觀與葉部特徵均相當近似,主要區別處在於蘭嶼福木果熟為紫黑色,而恆春福木的葉為倒卵形。
小苗特徵
葉部特徵 葉部特徵
花序特徵 花序特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