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皮九芎
- 內容
烏皮九芎 Styrax formosanus Matsum. var. formosanus【安息香科 Styracaceae】
臺灣特有種,又名臺灣安息香,生長於中北部淺山林帶,為數不少,IUCN稀有等級位列「LC」(無危)。因樹型與九芎相似,但樹皮灰黑色,與具紅褐色樹皮的九芎有別,故喚名為烏皮九芎;惟九芎為千屈菜科(Lythraceae)植物,兩者親緣關係略遠。於三月開小白花,全數綻放時猶如皚皚白雪覆於樹冠,香氣濃郁,極具觀賞價值,且本身木材質地良好,可燃燒較長時間,為上乘的薪材樹種。
落葉小喬木,葉互生,葉紙質,倒卵形,葉中上緣有不整齊粗鋸齒。頂生總狀花序3~5朵,花梗與小苞片密生灰黃色星狀絨毛,開白花,花期為3~4月。果為蒴果,種子長卵形,褐色,果期為5~6月。
安息香屬(Styrax)約有160種,分布於歐、亞、北美之暖帶及熱帶地區;在臺灣有5種,分別為烏皮九芎、恆春野茉莉(S. formosanus var. hayataianus)、蘭嶼野茉莉(S. japonicus var. kotoensis)、臺灣野茉莉(S. matsumurae)與紅皮(S. suberifolius)。恆春熱帶植物園擁有4種,為烏皮九芎、蘭嶼野茉莉、臺灣野茉莉與紅皮,其檢索表如下:
1. 花冠覆瓦狀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蘭嶼野茉莉
1. 花冠鑷合狀
2. 葉背灰白色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紅皮
2. 葉背綠色
3. 果實表面平滑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臺灣野茉莉
3. 果實表面具不規則皺紋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烏皮九芎
葉部特徵
花序特徵 花序特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