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蠟樹
光蠟樹 Fraxinus griffithii C.B. Clarke【木犀科Oleaceae】
臺灣特有種,又稱白雞油,分布在全臺灣低海拔闊葉林,IUCN稀有等級位列「LC」(無危)。樹形優美,樹幹具雲形剝落紋路,常被栽植為庭園景觀樹和行道樹,且樹液是獨角仙成蟲喜愛的食物。木材質地堅硬,為建築、家俱及雕刻等材料,是臺灣重要的闊葉樹造林樹種之一。
半落葉喬木,樹皮灰白色,樹幹具雲形剝落痕跡。1回奇數羽狀複葉,小葉對生,葉長橢圓形,葉緣全緣,葉柄及葉軸具縱溝。圓錐花序,頂生,花黃白色,花期約為4~6月。果為翅果,果長約3cm,熟時呈褐色,果期約為9~10月。
梣屬(Fraxinus)全球約有65種,主要分布北半球。本植物園可於民族植物區、蘭嶼植物區和中央走道觀察到光蠟樹、臺灣梣(F. insularis),兩者的差異如下:
1. 小葉全緣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光蠟樹
1. 小葉鋸齒緣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臺灣梣
葉部特徵 葉部特徵
花序特徵 花序特徵
果實特徵 果實特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