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樹蘭
臺灣樹蘭 Aglaia formosana (Hayata) Hayata【楝科Meliaceae】
臺灣原生種,分布在臺灣恆春半島、蘭嶼和綠島的沿海樹林,IUCN稀有等級位列「LC」(無危);由於木材為紅褐色,因此又名為「紅柴」。由於具有耐鹽、抗旱的特性,因此為優良的海岸林樹種;終年常綠,結果時滿樹紅果,亦常用為庭園景觀樹及行道樹;再者,木材質地堅硬,可供建築、傢俱和薪柴使用,早期原住民常當作房屋建築材料。
常綠喬木,樹高可達15公尺,樹皮紅褐色,小枝斜上升,有銀白色星狀痂鱗。羽狀複葉,葉互生,小葉對生,葉倒卵形,葉全緣、革質,葉面有綠色痂鱗,葉背有銀白色痂鱗。圓錐花序,雌雄異株,花綠色至淡黃色。果為漿果,近半球形,果未熟時為青綠色,熟時為鮮紅色,種子1~2枚,背部有不規則網紋,底部為奶白色。
樹蘭屬(Aglaia)全球約有120種,分布於熱帶亞、澳洲及太平洋島嶼。本植物園區可觀察到大葉樹蘭(A. elliptifolia)和蘭嶼樹蘭(A. chittagonga)等其它樹蘭屬的成員,主要分布在恆春半島植物區和蘭嶼植物區內。臺灣樹蘭、大葉樹蘭和蘭嶼樹蘭的檢索表如下:
1. 痂鱗褐色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大葉樹蘭
1. 痂鱗銀色
2. 果不開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臺灣樹蘭
2. 果開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蘭嶼樹蘭
葉部特徵 葉部特徵 葉背特徵
花序特徵 花序特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