雀榕
雀榕 Ficus subpisocarpa Gagnep.【桑科Moraceae】
又稱「鳥榕」或「筆管榕」,分布在臺灣全島平原和淺山林帶,相當常見,IUCN稀有等級位列「LC」(無危);由於具有發達的氣生根,因此和其它許多榕屬植物一樣,為熱帶闊葉林中常見的纏勒植物。樹葉茂密,可防風砂,為常見的景觀樹種;果實成熟時常吸引鳥類取食。在民俗用途方面,幼嫩托葉可供食用,而枝葉搗爛後外敷,則可治傷口潰爛。
樹高可達25公尺,嫩枝紅色,具多數分枝。單葉互生,叢生於枝條先端,葉長橢圓形,葉全緣或波浪緣,葉兩面光滑無毛,具白色托葉早落。隱頭花序,單生或叢生,腋生於側枝或主幹枝上,花期在春季。果為隱花果,球形,果熟時紅褐色且具有白色斑點。
榕屬(Ficus)全球約有850種,分布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區,在臺灣低海拔山區隨處可見。本植物園區可在榕屬植物區內觀察到島榕(F. virgata)、幹花榕(F. variegata var. variegata)、正榕(F. microcarpa var. microcarpa)和稜果榕(F. septica)等;其它榕屬的成員,如白榕(F. benjamina)、鵝鑾鼻蔓榕(F. pedunculosa var. mearnsii)、薜荔(F. pumila var. pumila)、菩提樹(F. religiosa)及山豬枷(F. tinctoria)等,則在其它展示區中可見。另外,在平野地區尚有一種大葉雀榕(F. caulocarpa)與本種長得很像,然而本種的葉子較窄(4~8公分 vs. 7~9.5公分)、成熟果實較大(1~1.5公分 vs. 0.5~0.8公分),以及成熟果色呈深粉紅(vs. 紫黑色),可與大葉雀榕區分。
葉部特徵 葉部特徵
果實特徵 果實特徵
果實特徵 果實特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