◆又稱行動條碼,利用矩陣式的圖形儲存資料,拍攝後經由運算進行解碼,儲存的資料量遠超過一維條碼。二維條碼種類繁多,國內行動上網聯盟 OMIA (Open Mobile Internet Alliance) 於94年制定共推標準規範,導入日本Denso Wave公司開發的QR Code (Quick Response Code),其規格可供開放使用。
◆以矩陣式的圖形儲存資料,條碼內含定位點,經旋轉或稍微變形後仍能 辨識。 ◆可儲存文字、圖形、影音等資訊。 ◆容錯率可達30%,在條碼部分污損或遭遮蔽時,仍可讀取資訊,可靠性較一維條碼高。 ◆可儲存的資料量隨條碼大小而異,最高可儲存1,800個中文字(Big-5)或4,200個英文字。 ◆具備多種功能,如傳輸網址、交換名片、簡訊投票等。 ◆解讀出來的條碼資訊可以儲存於手機,隨身攜帶。
◆以矩陣式的圖形儲存資料,條碼內含定位點,經旋轉或稍微變形後仍能 辨識。
◆可儲存文字、圖形、影音等資訊。
◆容錯率可達30%,在條碼部分污損或遭遮蔽時,仍可讀取資訊,可靠性較一維條碼高。
◆可儲存的資料量隨條碼大小而異,最高可儲存1,800個中文字(Big-5)或4,200個英文字。
◆具備多種功能,如傳輸網址、交換名片、簡訊投票等。
◆解讀出來的條碼資訊可以儲存於手機,隨身攜帶。
傳輸網址:如植物解說資料(農業數位生態館http://qrbg.coa.gov.tw)、 農產 品產銷履歷(農產品安全追溯資訊網 http://taftcoa.gov.tw)、中國時報等。